財務人員做賬時通常以單據或者發票等作為重要憑證。對于到貨單及入庫單,很多人容易混淆,那么到貨單和入庫單究竟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細聊這一問題,趕快來看看吧!
財務做賬須知:到貨單和入庫單究竟有什么區別?
到貨單:也就是指將一批貨物裝上船后,能夠證明船方已經收到貨物并且已裝上船的一種憑證。也可將其稱之為大量收據或者大幅收單。
如果托運人,已經取得收貨單(經大副簽署),則向船公司或者其代理人換取已裝船通知的時候,可以以此作為憑證。當收貨單大副簽署的時候,通常會對貨物的外表、標志及數量是否短缺的情況進行認真檢查。
收貨單:指的是產品的單據已收到,也就是對方的貨單,而入庫單是進入倉庫的單據,即自己的倉庫入貨單。
知識拓展:進貨單及采購入庫單介紹
進貨單:也就是應付款立賬的依據。單據根據供應商送來的存貨、發貨清單、質量檢驗結果(依據已入庫數量)進行填制。關于其立賬流程方面,對于入庫成本,應當以實際進貨情況確定同供應商之間的應付關系為根據進行確定。
采購入庫單:工業企業上,采購入庫單指的是其入庫單據是采購原材料驗收入庫時所填制的。在商業企業上,含義為其入庫單是商品進貨入庫時所填制的。采購入庫單以業務類型劃分,包括了普通采購及采購退貨。
企業存貨日常管理,一般是指存貨采購、存貨驗收、入庫及存貨的發出等方面,那么存貨日常管理相關流程是什么?
企業存貨的日常管理
企業存貨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存貨采購、存貨的驗收、入庫,存貨的發出、期末存貨的盤點等幾個方面,具體管理方式可以參考如下流程:
1、存貨采購
通過供應部統一采購,各部門需采購存貨時,應填寫一式三份的《采購申請表》,列明其要求和建議,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交供應部。供應部根據公司采購流程實施采購。
2、存貨的驗收、入庫
1、外購存貨,公司倉庫管理人員應根據隨貨同行的送貨單驗收貨物,需要確認貨物是否為公司訂單所定貨物,實物貨物是否與送貨單一致,貨物是否有損傷。
2、自制存貨
生產部門加工完畢移交于倉庫的產品,由倉庫部門認真驗收合格后,填具產成品入庫單,并經雙方簽字、確認。
3、存貨的發出
外銷,倉庫管理員根據訂單生成銷售出庫單并發貨,打印銷售出庫單。內部領用,倉庫管理員根據審核批準后的《領料申請單》發貨。
4、存貨的盤點
企業確定存貨的實物數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實地盤存制;另一種是永續盤存制。
存貨的計價方法包括哪些?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
1.個別計價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咱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扣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先進先出法:
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發收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3.月末加權一次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除以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計算發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 + 本月進貨存貨成本)÷(月初存貨數量+ 本月進貨存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月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月末庫存存貨數量
4.移動加權平均法:
以每次進貨成本加原有庫存存貨成本的合計金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原有庫存存貨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 = (原有庫存存貨成本 + 本次進貨存貨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 + 本次進貨存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次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數量
公司存貨是指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及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耗用的各種材料,核算存貨時,主要有哪些會計科目?
存貨會計科目的內容
存貨會計科目指的是核算存貨設置的科目,存貨包括的會計科目有在途物資、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企業的包裝物、低值易耗品。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谐钟幸詡涑鍪鄣漠a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存貨包括下列三種類型的有形資產:
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存儲以備出售的存貨。
這是指企業在正常的過程中處于待銷狀態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庫存產成品及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商品。
為了最終出售正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存貨。
這是指為了最終出售但目前處于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在產品、自制半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資等。
為了生產供銷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備消耗的存貨。這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耗用而儲備的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貨計價方法
企業可以采用的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個別計價法
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某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某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一般來說,實務中經常用到的是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只是用在特殊的領域。
存貨是指企業日?;顒又猩a過程中的在制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消耗的材料或材料等。那么會計處理中,存貨的會計科目是什么?
存貨的會計科目
存貨的會計科目包括在途材料、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發出商品、購銷差價、委托加工材料、周轉材料企業的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
存貨計價方法有哪些?
存貨入賬價值:主要包括進貨價格、進貨費用、稅金等,發出存貨的價值按以下方法確定。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一種假設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消耗的方法,并根據這種假設的存貨流通順序對發出的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估價。
使用這種方法,先采購存貨的成本在后采購存貨的成本之前轉出,并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具體方法是:在接收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應當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記錄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的出庫成本,但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存貨單價不穩定,工作量較大。
當價格持續上漲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市場價格,而交貨成本較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存貨價值;相反,它會低估企業的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2、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期初存貨余額、當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采購成本,計算期末當月存貨加權平均單價的方法。用于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的單價和期末余額,從而得到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余額。
3、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入庫后立即根據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方法。
計算公式:
原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采購實際成本
原庫存數量+當前采購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單位成本
月末存貨成本=月末存貨數量×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使用移動平均法可以使企業管理部門及時了解庫存結存情況,計算出的平均單位成本、發出的庫存成本和結存情況更加客觀。但由于每次收貨都要計算平均單價,計算工作量大,不適用于收發貨頻繁的企業。
4、后進先出法
后進先出法是一種假設先發出后收到的存貨或先消耗后收到的存貨,并根據這種假設的存貨循環順序對發出的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估價的方法。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14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存貨的實際成本?!敝饕且驗椤拔锪鞯谝涣鳌焙汀拔锪髯詈罅鳌敝g的差異。
5、個人估值方法
個別定價法以每批收到存貨的實際成本為基礎計算每批發出存貨的成本。也就是說,每批存貨交付的成本=該批存貨交付的數量x該批存貨實際收入的單位成本。
存貨成本主要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儲存成本等,屬于資產科目。那么存貨成本如何計算?主要包括哪些內容?來和會計網一起了解下吧。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設先購入的存貨應當先發出,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也就是將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后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以此為依據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進行確定。
2、移動平均法
出庫單在填寫了單價的情況下,直接進行記賬處理;如果沒有填寫單價,則按照現存的結存數量與結存成本來計算出庫單價。如果計算得出的單價為零或者是紅字出庫單,那么必須填寫出庫單價。
移動加權平均法指的是用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以此為依據來對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3、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也叫做個人認定法、分批實際法。將某一批次存貨購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該批次發出時的實際成本,在個別計價的出庫單上對所出批次進行注明,應按批次分批出。
個別計價法適用于:
(1)不能代替使用的存貨;
(2)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及提供的勞務。
個別計價法是以某批次存貨購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該批發出時的實際成本.在個別計價的出庫單上標明了所出的批次,應按批次分批出。
存貨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存貨成本指的是存貨在訂貨、購入、儲存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及存貨短缺造成的經濟損失。具體包括:
1、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包含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等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2、加工成本
加工成本指的是存貨加工過程中發生的追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3、購置成本
因購買貨物、取得貨物所有權所產生的費用。
4、儲存成本
儲存成本,指的是儲存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
5、缺貨成本
由于未能儲存足夠存貨滿足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經濟損失叫做缺貨成本。
企業發出存貨,選擇不同的計價方法,一般對企業稅收負擔及現金流量有一定的影響。那么企業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包括哪些?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
1.個別計價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咱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扣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先進先出法:
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發收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3.月末加權一次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除以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計算發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 + 本月進貨存貨成本)÷(月初存貨數量+ 本月進貨存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月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月末庫存存貨數量
4.移動加權平均法:
以每次進貨成本加原有庫存存貨成本的合計金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原有庫存存貨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 = (原有庫存存貨成本 + 本次進貨存貨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 + 本次進貨存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次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數量
存貨成本有哪些?
包括:購置成本、訂購成本、存儲成本、缺貨成本。存貨成本是存貨在訂貨、購入、儲存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以及存貨短缺造成的經濟損失。
1、購置成本
指購買貨物、取得貨物所有權所花費的費用,通常包括貨物的買價、運雜費、裝卸費等。
2、訂貨成本
指訂購貨物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包括采購部門費用、訂貨過程中的文件處理費、郵電費等。
3、儲存成本
指在儲存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倉庫房屋的折舊費、修理費、保險費和占用資金的利息等。
4、缺貨成本
指因未能儲存足夠存貨滿足生產經營需要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如存貨短缺引起的停工損失、少生產產品而損失的邊際利潤、因延期交貨而支付的罰金以及在商譽上的損失等。
存貨成本屬于哪類會計科目?
屬于資產科目。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
資產按照流動性可以劃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其中,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內或者超過1年的1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存貨、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待攤費用等。
存貨成本是存貨在訂貨、購入、儲存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以及存貨短缺造成的經濟損失。
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按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進行計價,具體應如何理解?
會計先進先出法指的是什么?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優點、缺點及適用范圍
(1)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
(2)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3)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物價下降時,則會低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
存貨的計價方法除了先進先出法,還有以下幾種方法:
1、加權平均法:根據期初存貨結余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及進價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價值的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2、移動加權平均法:指每次收貨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1種方法。
3、后進先出法:假定后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后收到的存貨先耗用,并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4、個別計價法:以每次(批)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批)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即:每次(批)存貨發出成本=該次(批)存貨發出數量X該次(批)存貨實際收入的單位成本除上述計價法外,還有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售價金額核算法等,但前五種方法屬于企業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存貨期末計價通常是以實際成本確定。但是.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一較為廣泛的方法——成本(實際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
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
超市屬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種類多并且多變,其賬務處理和一般企業也有所區別。對于超市會計人員而言,月末時該怎么做賬?
超市月末的賬務處理
主要核算商品的單價。銷售數量*存貨單價。
1、移動平均法
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單位成本=存貨成本/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2、加權平均法
亦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注:差價計算模塊中原來就是按這種方法處理月綜合差價率=(期初差價+入庫差價)/(期初金額+入庫金額)差價=出庫金額*月綜合差價率
3、先進先出法
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后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是對于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同時,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指進行存貨管理時存貨以單個價格入賬。
5、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法先要制定計劃價格,按計劃價格發出材料,然后分攤材料差異(成本會計,制造業)例:物品A,計劃成本120(暫估入賬),實際成本100,計劃和實際相差20(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6、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銷售凈額×(1-毛利率)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7零售價法, 就是庫存商品按零售價核算,零售價和實際進價的差額計入進銷差價科目,月底分配;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年度內各月可采用“綜合差價分攤”或“分類(柜、組)差價分攤法”計算本期營業成本,但在年終決算前,應對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超市常用會計分錄
1、采購商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XX商品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2、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支付超市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房租
貸:銀行存款
5、超市支付水電費時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水電費
貸:銀行存款
6、月末計提稅金時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7、月末結轉成本費用時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
8、月末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很多會計工作者都知道企業由于各種因素會造成存貨損失,這些損失需要進行納稅申報才允許稅前扣除。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損失清單具體的范圍,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存貨損失清單如何申報吧?
存貨損失清單申報范圍有哪些
(一)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存貨時的損失
(二)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三)商業企業發生的單筆不超過500萬元的存貨正常損失(包括存貨因零星失竊、報廢、廢棄、過期、破損、腐敗、鼠咬、顧客退換貨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損失)
(四)總機構清單申報分支機構存貨損失
(五)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清單申報范圍的存貨損失會計和稅法處理
案例說明:某企業是一般納稅人企業,于2020年5月1日購進一批原材料10噸,每噸單價2000元,增值稅稅率13%,2020年6月01日,由于該商品供大于求,按每噸1500元的市價將該批原材料轉售。
購進時:
借:原材料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00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2600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 169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950
銷售時,按照公允價出售,按照實際價格計提銷項稅,屬于正常損失,進項稅不轉出。
結轉收入、成本時:
借:本年利潤 2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000
借: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貸:本年利潤 15000
本年利潤借方余額=20000-15000=5000
存貨按公允價銷售損失金額為5000 元。
稅法處理:
企業在實際處置、轉讓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失(實際資產損失),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應當清單申報存貨損失5000元。
存貨損失在利潤表中會計分錄是什么?
1、保管中發生的定額內的合理損耗
借:管理費用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2、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毀損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3、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損失
借:管理費用(或其他應收款)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存貨損失指的是有關商品、產成品、半成品、在產品以及各類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燃料等發生的盤盈、盤虧、變質、毀損、報廢、淘汰等造成的凈損失。
出口退稅一般都是外貿公司會涉及的,需要哪些單據呢?辦理退稅需要哪些資料?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出口貨物退(免)稅,是指在國際貿易中貨物輸出國對輸出境外的貨物免征其在本國境內消費時應繳納的稅金或退還其按本國稅法規定已繳納的稅金(增值稅、消費稅)。這是國際貿易中通常采用的、并為各國所接受的一種稅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勵各國出口貨物進行公平競爭
辦理出口退稅一般需要的資料有:
1、報關單:報關單是貨物進口或出口時進出口企業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以便海關憑此查驗和驗放而填具的單據
2、出口銷售發票:這是出口企業根據與出口購貨方簽訂的銷售合同填開的單證,是外商購貨的主要憑證,也是出口企業財會部門憑此記帳做出口產品銷售收入的依據
3、進貨發票:提供進貨發票主要是為了確定出口產品的供貨單位、產品名稱、計量單位、數量,是否是生產企業的銷售價格,以便劃分和計算確定其進貨費用等
4、結匯水單或收匯通知書
5、屬于生產企業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自制產品,凡以到岸價CIF結算的,還應附送出口貨物運單和出口保險單
6、有進料加工復出口產品業務的企業,還應向稅務機關報送進口料、件的合同編號、日期、進口料件名稱、數量、復出口產品名稱,進料成本金額和實納各種稅金額等
7、產品征稅證明
8、出口收匯已核銷證明
9、與出口退稅有關的其他材料
以上就是有關出口退稅的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比較常見的業務就是銷售業務。如果作為購貨方,退貨收到紅字發票時,該怎么進行賬務處理呢?會計分錄怎么做?接下來快跟著會計網小編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退貨收到紅字發票如何進行賬務處理?怎么做會計分錄?
答:如果作為購貨方,因為退貨而收到紅字發票,那么進行賬務處理的時候,可以以紅字發票為依據,把原先的購貨憑證做沖銷即可。
其購貨分錄及沖賬分錄如下所示:
購貨時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
貸:應付賬款
紅字發票沖賬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進項稅轉出
關于紅字發票的介紹
購買方:
1、增值稅發票已經被購貨方認證了,因退貨或者發票開具錯誤而需要開具負數發票的,那么負數發票的開具應當由購貨方進行申請。
2、由于專用發票抵扣聯及發票聯都無法進行認證,那么購買方應當把具體原因及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填寫在《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上?!堕_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將在主管稅務機關審核過后出具。購買方進項稅額不作轉出處理。
3、如果購買方購入的貨物不在增值稅扣稅項目范圍之內,其取得的專用發票又沒有經過認證的。那么購買方應當在申請單上,完成具體原因、相應藍字專用發票信息的填寫。通知單將在主管稅務機關審核過后出具。對于進項稅額轉出,購買方不作處理。
銷貨方:
1、購買方因開票有誤對專用發票拒收的,那么銷售方應當在專用發票認證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申報單。且將具體原因及相應藍字發票信息填寫在申請單上。
2、專用發票因開票有誤等還未交付給購買方的,在開具有誤專用發票的次月內,銷售方必須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申請單。且將相應原因、藍字專用發票信息填寫在申請單上。另外,銷售方也要提供書面材料證明。(寫明具體理由、錯誤具體項目及正確內容)
注:發生銷貨退回或者銷售折讓的,銷貨方除了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之外,在開具紅字專用發票后,還應當在主管稅務機關對相應的記賬憑證復印件進行報送、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