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CMA四月份考試已經結束,考生們可以備考七月份考試,為了方便大家以最快的方式掌握知識點,會計網帶來了CMA p2部分中資本加權平均成本的知識,大家可以來學習一下。
CMA重要考點之資本的加權平均成本
WACC模型估算,計算公式如下:
WACC=Ke×E/(D+E)+Kd(1-t)×D/(D+E)
式中:Ke——權益資本成本
Kd(1-t)——稅后債務成本
E/(D+E)——所有者權益占付息債務與所有者權益總和比例
D/(D+E)——付息債務占付息債務與所有者權益總和比例
計算加權平均成本權重的三種取數:
賬面價值加權:歷史成本,歪曲WACC
市場價值加權:較準確
目標價值加權:未來最佳資本結構
資本的加權平均成本相關例題分析
Wiley公司新融資依照現融資金額的市值比例進行,現融資金額列示如下:
賬面值
長期負債$7,000,000
優先股(100000股)$1,000,000
普通股(200000股)$7,000,000
Wiley的債券是以面值的80%進行銷售的,目前的收益率為9%,公司的所得稅率為40%。優先股是以面值發行的,股息率為6%。普通股的當前市價為$40,今年年底預計支付每股$1.2的現金股息。股息增長率為每年10%。Wiley資本采用市場價值加權的加權平均成本為多少?
解析:
債券資本成本=9%×(1-40%)=5.4%
優先股資本成本=6%
普通股資本成本=$1.2/$40+10%=13%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9.61%
資本的加權平均成本經典例題分析
ABC公司計劃發行股息為8%的優先股$1,000,000來替換目前在外流通的票面利率為8%的債券$1,000,000。該公司負債和權益的合計數為$10,000,000。若該公司的稅率為40%,則此種替換將對企業加權平均的資產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A.沒有變化,因包括了等值的資產交換且兩項融資工具的收益率相同
B.下降,因為債券利息是可以抵稅的
C.下降,因為優先股股息無需每年支付,而債券利息需要每年支付
D.上升,因為債券利息是可以抵稅的
答案:D
解析:由于債券的稅后成本小于優先股的成本,而且各項融資方式的比重并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上升。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適用于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的商品流通類企業。采取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存貨成本時,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移動加權平均法的優缺點
優點:可以讓企業管理層及時了解存貨成本的結存情況,計算出的平均單位成本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客觀。
缺點:采取移動平均法,其計算的工作量較大,對于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而言,并不適用。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貨以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
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原有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結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的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結存存貨的成本=月末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結存存貨的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存貨包括: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谐钟幸詡涑鍪鄣漠a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存貨包括: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存儲以備出售的存貨;為了最終出售正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存貨;為了生產供銷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備消耗的存貨。
CMA考試有很多知識點和很多的問題,同時CMA考試也更加注重實踐,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是在實踐中使用較多的知識點。
CMA必背知識點之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
約當產量的計算
1、約當產量=當期完工數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當期期末完工率。
2、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成本分配
1、當期轉出產品的成本=當期轉出的數量×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
2、期末在產品的成本=期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
3、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先進先出法之約當產量的計算
1、約當產量=加權平均的約當產量–期初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當期完工數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當期期末完工率)–期初在產品的數量×上期期末完工率。
2、約當產量=期初在產品的數量×(1–上期期末完工率)+當期開工且完工的數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當期期末完工率。
3、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初/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成本分配
1、當期轉出產品的成本=期初在產品上期發生的成本+期初在產品在當期繼續加工的成本+當期開工且完工的成本。
2、期初在產品在當期繼續加工的成本=[期初在產品×(1–上期完工率)]×先進先出的單位成本。
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初在產品本期完工的約當產量
1、當期投產且完工的成本=當期開工且完工的數量×先進先出的單位成本。
2、期末在產品的成本=期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先進先出的單位成本。
3、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法注意點
在采用約當產量法計算單位成本(分配率)時,分子的待分配成本與分母的約當產量在范圍上必須保持一致:
加權平均法下的約當單位成本,是本期所有完工產品的單位成本。
先進先出法下的單位成本(分配率)=本期追加成本/(本期新增的)產品的約當產量
超市屬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種類多并且多變,其賬務處理和一般企業也有所區別。對于超市會計人員而言,月末時該怎么做賬?
超市月末的賬務處理
主要核算商品的單價。銷售數量*存貨單價。
1、移動平均法
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單位成本=存貨成本/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2、加權平均法
亦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注:差價計算模塊中原來就是按這種方法處理月綜合差價率=(期初差價+入庫差價)/(期初金額+入庫金額)差價=出庫金額*月綜合差價率
3、先進先出法
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后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是對于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同時,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指進行存貨管理時存貨以單個價格入賬。
5、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法先要制定計劃價格,按計劃價格發出材料,然后分攤材料差異(成本會計,制造業)例:物品A,計劃成本120(暫估入賬),實際成本100,計劃和實際相差20(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6、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銷售凈額×(1-毛利率)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7零售價法, 就是庫存商品按零售價核算,零售價和實際進價的差額計入進銷差價科目,月底分配;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年度內各月可采用“綜合差價分攤”或“分類(柜、組)差價分攤法”計算本期營業成本,但在年終決算前,應對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超市常用會計分錄
1、采購商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XX商品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2、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支付超市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房租
貸:銀行存款
5、超市支付水電費時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水電費
貸:銀行存款
6、月末計提稅金時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7、月末結轉成本費用時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
8、月末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